厨余“重生”记:

探秘九江垃圾分类的“魔法工厂”

浔阳晚报 2025年05月29日

  本报讯(记者 周慧超 文/摄)5月27日,走进九江市城镇污泥和餐厨垃圾处理处置中心,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三层楼高的厌氧发酵罐发出低沉的嗡鸣声,机械臂正将成吨的餐厨垃圾投入预处理系统,全封闭的管道中,深褐色的有机质沿着既定轨迹奔向不同的“命运转折点”——这是第三届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九江市城管局举办的“分类开放日”活动现场,40余名各单位职工代表和市民代表见证的“垃圾变形记”。

  “我们的处理系统就像一套精密的消化系统。”解说员站在中央控制室的电子大屏前,指尖划过实时监控画面。当参观团隔着玻璃幕墙看到螺旋输送机将糊状物送入三相分离机时,人群中响起惊叹声——油、水、渣在离心力作用下精准分离,预处理完的餐厨和污泥每天按照进料计划输送到厌氧罐,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厌氧发酵完的沼液,经过一系列工艺形成沼渣,经过打包机封装打包成碳土,已经应用于九江市区周边的农业园林领域。

  这座“魔法工厂”,承载着九江垃圾分类的硬核科技,自2020年11月启动建设,2023年9月29日正式投运,项目处理规模为350吨/日,其中餐厨垃圾150吨/日、生活污泥150吨/日、厨余垃圾50吨/日。截至2025年2月28日,共在九江市区设置了餐厨垃圾收运线路7条,服务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涵盖综合体、学校、企事业、大中小型饭店共计827家,累计收运处置餐厨垃圾近两万吨,处置城镇生活污泥3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