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萍 中小学一级教师;九江市“百优辅导员”和“巾帼建功标兵”,九江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浔阳区第三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浔阳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
□ 浔阳区浔阳小学 潘慧萍
在校园教育场景中,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与有效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挑战。结合自己在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实用的沟通小攻略。
一、学生突发疾病/受伤:构建高效应急沟通体系
当意外发生时,班主任需在第一时间启动“事实陈述+处置进展+行动指引”沟通模式。例如:“XX家长您好!我是班主任XXX。孩子在体育课跑步时不慎摔倒,造成膝盖擦伤(若为急症需说明具体症状),校医已完成消毒止血处理,孩子目前意识清醒。学校已联系120急救车,正送往XX医院儿科,我将全程陪同。请您立即前往医院,途中注意安全并保持通讯畅通。”同时,通过微信发送孩子受伤部位照片及校医处理记录照片,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的伤情。
待诊断结果明确后,及时向家长反馈:“经医生检查,孩子确诊为膝盖软组织挫伤,已完成清创包扎,无骨折风险。观察2小时后即可回家休养,医嘱要求每日换药。晚些我会发送网课链接给您,或者等孩子康复后返校由学科教师提供补课支持。如有请假或其他需求,可随时与我联系。”
二、学生冲突事件:实现从危机处理到教育预防
秉持客观中立原则,不带主观评判地向家长说明情况“XX家长,今日午休时段,小明与同桌因文具借用问题发生推搡,双方手臂出现轻微抓痕(附现场情况记录照片)。我已对涉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目前两人均已认识到错误。您看孩子的抓伤需要去医院处理吗?如果需要我马上联系涉事家长一起解决,如果不需要,希望您今晚与孩子沟通事件经过,有必要的话可以明天上午9点在学校家长接待室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在学生和解后,及时反馈教育跟进措施:“经过家校协作,两名学生已相互道歉并签订《友好相处约定书》。学校已在班级开展‘情绪管理’主题班会,强化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建议您近期多关注孩子情绪状态,若发现孩子有心理困扰,可随时联系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预约专业疏导。”
三、学生违纪事件:家校协同的规则教育
坚持“对事不对人”原则,聚焦行为改进:“XX家长,今日3:30课间期间,孩子与同学在走廊追逐打闹,违反了《校园安全行为规范》,过程中不慎撞到低年级学生,导致对方轻微擦伤。事情发生后,孩子已第一时间向受伤同学道歉,并主动陪同就医检查。我已对其进行了安全教育,也希望您能了解孩子在家是否存在活泼好动、行为冒失的情况,以便家校共同制定《文明行为约定》,帮助孩子强化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
构建家校共管体系:“班级后续会开展‘课间安全监督员’轮岗活动,让孩子在维护班级秩序中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进行拼图、棋类等安静的亲子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沉稳的性格。近期我们也会每三天通过班级群反馈孩子在校追逐打闹的行为表现,携手助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艺术,本质上是责任与智慧的融合。面对校园里的各类突发状况,无论是关乎生命健康的紧急事件,还是涉及人际交往的矛盾冲突,抑或是触碰纪律红线的行为问题,都需要班主任以“及时、客观、共情”为核心,搭建家校信任桥梁。通过标准化的沟通流程、可视化的信息传递、持续性的教育跟进,将每一次危机转化为育人契机,既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能实现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的正向引导,真正诠释“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