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立足核心素养 紧跟时代脉搏

浔阳晚报 2025年06月26日

  □ 都昌县万里中学  谢先绪

  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但由此引发的研究与反思方兴未艾。下面就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这一模块中选文和命题特点进行简单分析与思考。

  第一部分:议论文阅读,关注青少年生命样态

  这一部分的语言材料选用了人民日报社记者陈圆圆的文章《青年的模样,是时代的镜像》。这篇文章选题切中了当下对青年生存状态的讨论:青年和国家休戚与共,新时代需要青年挺膺担当。选文高度契合新课标中“文化自信、时代精神、正确价值观”的要求,注重引导考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15题虽然是议论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但是答案具有开放性,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与个人体验组织语言文字作答。命题尊重考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同时又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引导考生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第二部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关注科技思维热点

  这一部分选取了三则有关鸟类的说明性文字作为语言材料,融严谨性、科学性于一体。命题引导考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学会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

  其中第17题命题角度十分新颖,以对语言材料的推理为基础,命题来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的重视。体现了学考命题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第三部分:文学作品阅读,深挖阅读素养,回答社会关切

  这一部分语言材料选择的是邓涛的散文《君子如莲》。文章与七年级下册课文《爱莲说》相关联,既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渗透江西地方文化符号。引导考生通过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选文同时关注当下社会对廉洁、自守等美好品格的倡导。

  在考查学生阅读素养方面,以下命题尤其值得研究。

  如第21题考查作品的写作意图,该题设问回归到了阅读的本质,即从“写了什么”回归到“为何而写”,这是对考生读懂文章的终极之问。对应阅读考点是把握文章主旨。本题设问简单而直接,直切要害。而对阅读与写作两种能力素养的考查,在第22题中进行了综合呈现,该题引导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身份转换,由被动的接受者变身为主动的探查者,在阅读思维的碰撞中实现感性共情到理性重构的跳跃。引导考生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符合新课标中“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

  综上所述,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模块从语言材料的选择到命题设计,紧跟大时代脉搏,紧扣新课程标准,坚守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强调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在考查中形成对教与学的双向引导,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工作的目标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