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素养立意 情境赋能

——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考数学试卷评析
浔阳晚报 2025年06月26日

  倪修兰 九江市同文中学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长,九江市钟敏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九江市师德师风标兵,在省级教研活动中承担了教学展示课,获多项省市级教学技能奖项,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 九江市同文中学  倪修兰

  随着新课标深化实施,初中学考命题逐步从“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江西省2025年数学初中学考试卷紧扣“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原则,深度融合现实情境,突出数学建模与跨学科联系,全面考查核心素养,体现了“减负提质”的改革导向。试卷结构科学合理,难度梯度分明,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兼顾学业检测与能力选拔功能,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突出数学的育人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前两年,2025年的初中学考试卷整体难度有所提升,其难度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区分度更为显著,学生反馈也呈现出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数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能揭示现实世界中隐藏的规律。生活中蕴含着海量与数量关系、空间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正是数学应用价值的核心体现。今年的初中学考数学试卷在应用性问题的选材上范围显著扩大,所选取的实际情境更加鲜活、真实且富有时代气息。试卷巧妙地将数学知识嵌入到诸如盲盒抽取游戏、古法酿酒工艺解析、新能源汽车能耗数据对比分析、淋浴门安全设计等真实场景中,要求学生具备从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提炼出有效数学模型的能力,深刻体现了数学作为工具的实用性。

  不仅如此,本次试题还着力体现了文化融合与跨学科协同的理念,以此厚植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试卷积极寻求与化学、历史、经济、物理等学科的融合点,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考查了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试卷还特别注重文化浸润,有机融入了“幻方”“鲁班锁”等蕴含中华智慧的经典数学游戏元素。例如,第16题将概率问题与“华容道”“鲁班锁”等传统文化载体相结合,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数学的渊源。

  试卷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问题。它们不仅检验解题技巧,更着重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非常规问题的能力。例如,首次在一个9分大题中整合了多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给定的多个方案中分析判断哪个最受欢迎,或者探究糖浆加入量变化对饮品整体口味的影响趋势等,全面、系统地考查了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并最终应用于决策的能力。第22题中要求学生理解新概念并进行严谨的代数推理与迁移应用,并能结合利润函数模型解释“不动点”在实际经济情境中的具体含义。第23题则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经典数学思想方法,题目设置从学生熟悉的“正方形”(特例)出发,逐步推广到更具一般性的“菱形”,引导探究在旋转缩放变换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几何量或关系,深刻考查并深化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与逻辑推理素养。

  未来的数学学习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持续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巩固与系统复习,确保对其有深刻、准确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这是能力提升的基石。其次,要培养“数学的眼光”,学会主动关注并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次,需有意识地进行深度数学思维训练,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问题,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最终,学习重心应切实转向“问题解决”和“素养培育”,努力构建“源于生活情境——提炼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更广阔世界”的完整学习闭环,为学生未来应对复杂挑战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考数学试题立足学科本质,夯实基础考查,高度关注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并积极鼓励探究与创新,是“双减”背景下实现“减负”与“提质”有机统一的成功实践。试题在传承以往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为后续的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重学科本质、重思维发展、重实践应用”的清晰指引,对推动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