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

依课标设境 为素养命题

浔阳晚报 2025年06月26日

  □ 九江第一中学  张宏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注重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的融合考查。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模块紧扣这一理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能力根基:汉字规范与标点逻辑

  第1题考查多音字“转”(zhuǎn/zhuàn)的读音与“布”的字形,二字均出自新课标“字表一”。第2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通过填空题形式考查语境中句子结构的逻辑关系,语段中第一句是总述句,应与下文用句号隔开。

  二、语义辨析:双音词义与声韵相谐

  第3题要求根据语境从“应和/应答”两词中选择填空。结合语境中的“山歌”“号子”,根据七上教材《春》中“清风流水应和着”的用例,强调声音呼应用“应和”。该题型考查方式略有调整:词语类型从2022年、2023年的四字词语转变为2024年、2025年对双音节词的考查;形式上由选择题转变为选词填空题。

  三、思维进阶:逻辑修改与表达规范

  第4题一改往年选择题模式,首次以简答题形式考查病句修改。依据教材中补白“句子成分”和“语序要合理”来分析语句逻辑,明确定语,根据语境调整“反哺”“升华”的逻辑顺序,呼应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语言表达的纠错能力要求。

  四、序列推演:逻辑推理与句群整合

  第5题考查句子排序。2022年命题形式为无情境的4个句子排序,2023年和2024年未考查该题型而转向语句衔接。2025年通过语段中3个空缺句子的排序设计,考查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生需结合关联词“必须”“只有”“除非”构建条件与因果的逻辑关系。这一设计呼应新课标对逻辑思维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在语序排列中实践推理能力。

  五、文化传承:古典体裁与应用场景

  第6题辨析“记”“书”“说”“传”四种文体功能。以教材篇目为例(如《岳阳楼记》属“记载事件”、《马说》属“议论”、《答谢中书书》属“书信”“传”属传记),明确“记”契合题目“记载建设情况”的需求,考查传统文化认知与文体应用能力。

  六、命题演进:稳中求新与素养转型

  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依然保持选用3个语料,设置6个小题的形式,总分增至12分。选用航天科技、劳动美学、阅读哲学三个主题语料,单语料覆盖多考点——字音、字形、标点嵌入航天语料强化基础积累;首创病句修改简答与逻辑排序题深化思维考查;通过文体功能辨析及“应和”选填隐性渗透传统文化,实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位一体的有机整合。

  总而言之,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已实现情境化、综合化、应用型的命题转型。考生需在语言实践中强化积累、深化理解并提升思维,方能应对素养立意的考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