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素养导向筑教材之基 时代赋能启未来之路

浔阳晚报 2025年06月26日

  □ 九江实验中学  潘萍萍

  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的作文命题,延续了近年来材料作文的命题传统。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材料呈现出新的特点:采用双材料组合的命题形式,其中一则材料节选自教材课文中的经典语句,另一则材料则源自社会新闻热点。这种创新的命题设计,既扎根于教材基础,又紧密关联现实生活。

  一、依标命题,聚焦核心素养

  本次作文命题严格对标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聚焦核心素养培育。陶行知“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念,呼应课标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展现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而“中国名片”这一命题意象,则契合“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育人目标,促使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形象相联结。这种设计通过“创造”与“家国情怀”的双重导向,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与文化理解能力,切实落实课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二、扣本命题,深化迁移运用

  本次作文命题紧扣教材,深化知识迁移运用。其一,材料引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陶行知《创造宣言》中“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经典论述,打破学生对创造的认知局限,引导其以创新视角审视自我,将社区服务、课堂见解等日常实践与 “中国名片”相联结,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其二,标题中“名片”的概念不仅源自材料中陈佩佳的话语,同时也与九年级下册“布局谋篇”写作实践第一大题一致,学生需迁移《家乡的名片》这一写作实践中“选取代表性事物展现文化、风貌或精神”的逻辑,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彰显中国文化、风貌或精神。

  这种命题设计以课文为思想内核,以写作实践为表达范式,构建“文本理解—实践应用—价值升华”的教学闭环。既以《创造宣言》激发创造自信,又借教材写作实践中的逻辑指导表达,推动学生从知识接受者向文化传播者转变。

  三、契时命题,凸显时代担当

  本次作文命题巧妙融入社会新闻素材,以西安北站售票员陈佩佳的事迹为切入点,将时代楷模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写作议题。这一设计既契合当下“平凡岗位孕育非凡价值”的时代主题,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个体在时代发展中的使命。学生需以时代为背景,书写个人在科技、文化、民生等领域的实践故事,在文字中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使作文成为映照时代精神的鲜活载体。

  本次作文命题,通过“依标—扣本—契时”三位一体的创新架构,构建了“素养导向、教材筑基、时代赋能”的命题体系。既以课程标准为纲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又扎根教材资源,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更联结时代脉搏,赋予写作实践现实意义。这种命题设计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更能体现出语文教育“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