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农贸市场系列报道之三

弃摊而去 他们或租店卖菜或转行谋生

冷清的曹家山农贸市场。

  本报讯(浔阳晚报记者 陈月琴/文 徐田刚/摄)连日来,浔阳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商超、网购冲击、菜店竞开、马路“游击军”见缝插针以及餐饮业喜宴的减少等因素,都拉低了农贸市场的人气。不少经营户坚守无望,纷纷弃摊而去。他们中有的从市场内的菜摊转战到市场外的菜店,有的也加入到游离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马路“游击队”,还有的直接转行。 

  10年前,带着一份城市梦,孔凡(化名)夫妇从江北小池来到江洲菜场,起早摸黑,经营蔬菜生意。10年间,凭着勤劳的双手,他们成功淘金,不仅在九江市区买房,还供两个孩子读了大学。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曾经那么看好的菜场菜摊,人气竟然下滑。看到身边空置的菜摊多了起来,夫妇俩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观察菜场外面的人气后,他们决定去租店。今年上半年,孔凡的菜店在江洲菜场附近开业了,卖蔬菜、粮油、调味品等,人气不错,但他们并不满足。“租金比菜场摊位贵了几倍,压力大些。”孔凡说,如果菜场客源稳定,他还是愿意回菜场守摊。 

  浔阳区曹家山农贸市场2018年1月开业时有23家经营户,随着生意不景气,过半摊主撤走,如今只剩下10户还在坚守。而这10户中多为夫妻档,为了维持生意,通常是一人守菜场,一人用三轮车装些菜,加入附近的“马路大军”抢人气。一想到“正规军”被迫“打游击”,经营户心里终究不是滋味。3年前,30岁出头的李女士从乡下来浔卖菜,每天两三百元的收入让她干劲十足。然而,就在今年6月份,李女士转行送外卖去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以前,每天凌晨三四点出发,往菜场赶,我觉得赶得有劲,毕竟一天能赚两三百块钱。但是现在我从早忙到晚,一天也就赚几十块钱,划不来。” 

  浔阳晚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无论如何选择,曾经的菜摊摊主都不过是换种经营方式,继续“讨生活”。但是,回望农贸市场守摊的岁月,一些离开菜场的摊主还是难掩留恋和希冀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关注农贸市场系列报道之三~~~
关注农贸市场系列报道之三~~~
关注农贸市场系列报道之三~~~
关注农贸市场系列报道之三~~~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早读
   第A3版:城事
   第A4版:城事
   第A5版:城事
   第A6版:社区
   第A7版:社区
   第A8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第A10版:县区
   第A11版:浔阳法苑
   第A12版:焦点
   第A13版:万象
   第A14版:家居
   第A15版:家装
   第A16版:家装
餐饮业“考后经济”降温 不少酒店取消谢师宴
弃摊而去 他们或租店卖菜或转行谋生
海会镇鄱阳湖最美岸线有游头
王同学抵达退休医生家做家教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