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逛老街

  □ 余春明

  周末回湖口,早晨健步走,萌生了去老街逛逛的念头。

  这几年被南昌学校返聘,对家乡的变化只能耳闻,难得目见,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今日“偷得浮生半日闲”,焉能宅在家中。说走就走,早晨六点未到,我就洗漱完毕,踏上了去老街的“征途”。

  老街虽说不远,只有三里路;而这三里路真要走起来,就有六里之遥了。我选择的是过大岭,翻小岭,包着老街走一圈,加上返程,那起码得有十几里路,不算短,我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却让我大开眼界,收获良多。

  晨曦中,路灯还在亮着朦胧的睡眼,三里大道上行人稀少,只有清洁工匆忙的身影。上大岭时,天基本亮了。我没有顺着街道走,而是走上了小岭的陡坡。说是陡坡,其实不很陡,当年,鄱阳湖大桥没修,这条路还是九江至都昌和景德镇等地的必经之路。不分日夜,车辆络绎不绝。如今,没有了过去的喧嚣,归于寂静,给喜欢清静的人留下了一份安宁。

  顺着小岭的西坡下行,曾经鼎盛一时的县办企业绞锚关厂没有了,只剩下一片厂房,或是已成住宅。当年这里生产的绞锚关远销国内外。稍下面一点,还有一个蛮大的停车场,这里是当年过江后跑长途货运的司机们停车之处。如今除了附近居民停了几辆小车外,也空空如也。不过,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马帮,七八头高头大马,三四个汉子,正在往马背上放木制的搭背,再在搭背上堆货物。这个早就淡出现代社会的旧事物,竟然还存在着。我本想用手机拍下来,但因离得较远没有效果而作罢。我想,只能在影片中一见的旧事物,在现实中还能见到,传统在与文明的抗争中,竟然如此的倔强,真让人想不到。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原六机部(五七厂)门口。这里原是驻县国营企业,计划经济时代,在老县城所有企业中独占鳌头。改革开放不久就改制了,几经变迁,现在门楼上挂的好像是某某开关厂的招牌。不过,厂容厂貌同以前相比,倒是更显敞亮整洁。职工活动广场上体育器材不少,几个老人正在锻炼身体。唯一能让人想起往昔繁荣的,只有那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门楼,还在晨光中矗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荣光。

  与六机部紧连的是县一中的初中部。这里本是一中的校区,一中搬迁到新街后,原高中的教学大楼改为初中部,初中部的老校区改建胜利小学。我经过时,修建的工人已经上班,人声喧嚣。从布局看,建成后的胜利小学新校区应该在全县小学中首屈一指。这几年,政府在教育的投入上舍得花钱,新建了二小、三中、四中等中小学,湖口的教育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过了胜利小学新校区就是县人民医院了。在县城机关单位陆续搬迁到新城区的热潮中,县医院“我自岿然不动”,坚守着这块风水宝地。影响观瞻的湖边小山上的建筑连同小山被推平,临街的三层门诊楼被拆除,南北向建起了高达十余层的住院部大楼,真正有了大医院的气派。我相信,湖医人在这浸渍着他们汗水和智慧的土地上,一定会创造出保一方人民身体健康的奇迹。

  医院的斜对面,原先老劳动人事局的地基上赫然建起了一座新建筑,这是我此次早行想看的目的地之一——学宫。据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是县衙所在地,有学宫、文庙等建筑。近年来,县政府重视旅游开发,重建学宫是规划之一。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学宫建成、对游人开发的消息,很想前往观瞻,今天总算如愿。只可惜还是早晨六点多钟,学宫没开门,我只能在大门口照了几张相,特意将高大的门楼和里面孔圣人的塑像拍了下来。心想,以后有了闲暇再来吧。

  告别学宫,走向门前宽阔的广场,向防洪堤走去。这里原是体育馆,早几年就搬迁了。这个体育馆当年是举办全县大型体育活动的场所,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迁往新城的县体育中心则是鸟枪换大炮,规模和气派都是昔日不可比拟的。我去年暑假专程去游览过,有散文记述。医院和体育馆原是隔壁邻居,如今一个搬往新城,一个坚守在老街。我想,搬迁的是为了发展,给坚守的腾出地盘;这腾出的地盘,又使坚守的有了发展的机会。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县城建设就是一盘棋,县政府为了走活这盘棋算是用足了脑筋。

  走上城防堤,高高的仿古城墙的垛口一字排列在堤边,早练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我瞭望远方,感觉江湖相连处晴空万里,秋高气爽,江面船只往来,不远处铁路和公路桥如同两道长虹横跨水面,真的赏心悦目,再也见不到昔日轮渡匆忙的身影。尤其是这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修筑的防洪堤,如今成了县城坚不可摧的屏障。今年的洪水也算是史上较大的洪水之一,要是往年,县城在汛期早已是汪洋泽国;而今年却能安然无恙。党和国家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件亘古未有的大好事。

  换个角度,我的视线随着脚步来到石钟山下。眼前是曾经的小轮码头,这里以前是从水路通往九江的要津,轮船往来密集,旅客熙熙攘攘。如今,只见码头趸船上“鄱阳湖水上观光”几个大字闪闪发亮,供游人水上游览船只停靠。是啊,时代在发展,旧事物总会被新事物取代。造物主创造一个事物,总会有其“英雄用武之地”的。稍过去点就是下石钟山,山脚下原有水文站、鄱阳湖管理站和县委党校几个单位,还有大片的民宅。为了发展旅游业的需要,除了水文站还在外,其他单位和民宅都已搬迁。在我印象中,县委党校比较深刻,坐落此地五六十年了。当年郭沫若先生游览石钟山时,还留下了“党校耀人寰”的诗句;如今也是为了发展搬走了,而且“走”得很干脆,没留下一点痕迹。我想,要是能留一点标志,就如六机部的门楼,若干年后,是不是也算一道人文景观?

  说到人文景观,不能不提石钟山脚下的“杨赓笙旧居”,这也是我此行最想观瞻的地方。然而,也因时间太早未能如愿。杨赓笙,湖口三里人,二次革命湖口起义时李烈钧的主要幕僚,为讨袁运动、维护民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民国时期湖口不可多得的先贤。记得其旧居一直保存未拆,这几年重修,又增加一栋,初具规模。据说里面保存了先生一定数量的遗物,供游人观瞻。这对湖口年轻人而言,其教育意义远远超过了经济意义,可见决策者的高瞻远瞩。而这一切又为石钟山增色不少。山下新建两个凉亭,一个广场,黄叟白婆在此翩翩起舞,以前居民区嘈杂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这又让我想到了这几年的民房拆迁,这可是天下第一大难事,政府硬是做好了。当然,这也离不开我们湖口人民的目光远大和胸怀大度。走过石钟山门口,原先号称湖口的汉正街——小商品批发步行街从地图上消失了,只剩下唯一可算得上古董的洋教堂还孤零零地矗立着。周边都有围墙,这里还在建设之中。我欣喜地觉得,我们的执政者人文环境意识在加强,有理由相信,不要多久,这里又将成为让老街引以为豪的靓丽的风景线。

  本来想再往北门防洪堤走走,但肚子咕咕地抗议,不得不往回走。回来的路上,我把在学宫和杨赓笙旧居等地拍的照片发往微信朋友圈,我要让大家一起了解老街的巨变,分享我由衷的喜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早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方志
   第07版:浔阳楼
   第08版:家庭
逛老街
狄公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