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街记忆

余春明

  老街者,湖口老县城也。当年的老县城在乡下人眼里可是大城市,不亚于九江、武汉,乃至上海。因为地处穷乡僻壤的农村人大多数没出过远门,不知这县衙门有多大,街道有多宽。对了,那时候,乡下人到县城去就称“上街”,称街上人为“街北佬”,就像他们称乡下人为“乡巴佬”一样。 

  最早去县城应该是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暑假业余作者写作班。那时候,国家很重视群众文艺工作,县文化馆的老师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和培养群众文艺人才,每年的暑假都会在县城举办写作班。我当时在大队小学任赤脚老师,教学之余喜欢写写诗歌,往《石钟文艺》投稿,有幸被文化馆的老师看中,通知参加写作培训,在县城一住就是一二十天。来去差旅费由文化馆支付,安排食宿,还有生活补贴。这在当时可以算是特殊待遇。第一次参加是1975年8月,这也是我第一次上街。从大岭脚下的汽车站下班车,一路上往石钟山走去,只见两边基本上是低矮的板棚。只是到了后来东门商场的位置,才见一条像样的街道,有老饭店、照相馆、理发店和电影院等建筑。所谓“乡巴佬上街——东张西望”,觉得确实比公社所在地的茅基街大多了,算是大开眼界。 

  文化馆设在石钟山,我就住在石钟山脚下——现在的石钟山大门楼处的政府招待所里。这可是当时县政府接待客人的唯一宾馆,得凭单位介绍信才能住宿。白天我们集中在石钟山的飞捷楼或船厅里写稿,中间休息时在石钟山的风景点转转,晚上就出去看看电影或散散步。老街不大,也就一条扁担街,再往前走,就是县委会、县政府、公检法机关、县医院和县中学了。虽然两边有些巷子,但都很狭窄,两面都是居民住房,有砖瓦房,也有板棚。每到傍晚,巷子里烧煤炉的炊烟滚滚,我很少进去溜达。 

  我喜欢往南门的客运码头转,那是当时唯一的通往长江九江上下及鄱阳湖内星子、都昌和波阳的码头,西门的轮渡是专供车辆过江的。站在码头上看千帆竞发,听渔歌唱晚还是很惬意。有时特别留意上海开往武汉的大轮,那可是从未见过的特大号轮船,很有气派。 

  转多了,心里就纳闷,老街最早有居民住的地方是何处?还是文化馆老师指点迷津,你可以去成德岭转转。一打听,想不到上石钟山的那条小路就是成德岭。从电影院出来,往街对面走,顺着一条青石板砌成的石阶,步步攀登,要不了百把步就可走完,两边清一色的居民住房。当年还是大集体,没有私人店铺;后来店铺林立,那可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青石板被脚踩踏得光溜溜的,一脸沧桑,让人感觉确实很古老,只是发现没有什么古建筑。什么原因?直到前几年我参与修《石钟山志》才知道,成德岭上本有明清开设的官学,都遭兵燹了。这个古老的县城(据说南唐就已设县)由于地处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烧了多少次,不得而知,怎么会有古建筑幸存? 

  说起古建筑,倒也看到过一处,那是在前不久要拆迁的北门小商品街。那里当年是县副食品公司和烟草公司所在地。改革开放之后,这个狭小的街道两面摆满摊位,全是小商品,可以前也较冷落。里面有一座教堂,是新中国成立前外国天主教士传教之处。当时我颇有感慨,本地的古建筑一处也没保留,倒是外国侵略者留下的痕迹还在。不过,现在看来也好,能让人们时刻都记得那段屈辱的历史。 

  那几年,除了暑假参加写作班,很少有机会去老街。直到1979年,大约是四月份,县里召开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教育工作大会,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我所在的皂湖小学教导组被评为公社学校先进单位,而我正是教导组负责人,也参加了县教育工作会。当时公社党委管文教的秦常委看重我能写点东西,还专门让我代表公社代表团写了向大会表态的决心书,用毛笔抄在红纸上,在会议快结束时呈送主席台。那次公社中小学参加会议的只有五六个人,大家还特意去石钟山上参观了一番,并合影留念。合影前,有老师去理发店剃了头,他们感慨良多,说是农村哪有女人做剃头佬,还别说,女人剃头,真的要舒服许多。说得也是,农村常说“剃头抬轿,不是好料”,街上女人都敢剃头,街上人确实要比乡下人特别。想不到后来改革开放,农村集镇上也全是女孩子理发,街北佬开了风气之先。 

  那次开会,就在月亮山上的大礼堂里。这是县城最大的礼堂,县黄梅剧团经常在这里演出。演出一般要买票进场,每当这时,也是老街最热闹的时候。住宿就在旁边的老饭店里。老饭店只有两层,却是老街最大的饭店。直到后来,对面街道新建了“湖口饭店”,这里才渐渐冷落。记得当时有个老人(人称黑皮)好像是管理员,很健谈,我经常和他聊天,听他聊老街上人的故事,感觉街上人还是很友善的。 

  慢慢地,上街的次数多了。刚改革开放的那几年,人们口袋里的钱多了点。老街上的板棚逐渐不见了,四五层以上的高楼慢慢多了起来,不过都是单位建的。汽车站大门的街道两边也热闹了起来,上街的乡下人多了。民以食为天,小餐馆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件事我印象颇深。汽车站附近的几个小餐馆门口都摆着一个大炉子,炉子上放着一口大锅,锅里煮着“和菜”,所谓“和菜”就是海带、豆腐和猪血等混在一起煮的汤菜。忙了大半天的乡下人来那么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和菜,同着白米饭一起吃,也就一块多钱,真的很实惠。每当这时,我总觉得街北佬还可以,不抠门。 

  1980年7月份,我和联村办的初中点的六七位民师一起在屏峰码头坐班船前往老街,参加民师转国编的考试。考试和高考同时进行,考场设在县中。当年的高考大中专考试分开,民师用的是中专的卷子。我们虽为民师,但工资低廉,家里也不宽裕。大家就都借宿于家在老街月亮山的下放知青徐姓同事家里,好在天气热,一张竹床也可睡两个人。我们心里都很感激,老街人是热心肠啊! 

  如今,沧海桑田,三四十年过去了,湖口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过了大岭(就可)骂知县”的小街了。三里大道、台山大道、石钟山大道纵横交错,两边新城堪比武汉、上海等大城市;就是老街也今非昔比,繁华得快让人认不出来了,变化真的太大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早读
   第A3版:城事
   第A4版:城事
   第A5版:文化
   第A6版:综艺
   第A7版:浔阳楼
   第A8版:方志
   第A9版:家庭
   第A10版:家庭
   第A11版:创富
   第A12版:健康
   第A13版:万象
   第A14版:小荷尖尖
   第A15版:小荷尖尖
   第A16版:公益
老街记忆
厕所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