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情迎英雄 善行续荣光

“新九江人”张玲玲传承抗洪精神

余超

  □ 本报记者 余超

  “带着孩子在长江堤坝上散步时,望着不远处九江九八抗洪广场上高耸的抗洪纪念碑,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意,总想着要为那些曾用血肉之躯守护这片土地的抗洪英雄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9月3日,九江祥生馨逸酒店董事、总经理张玲玲谈及赞助2025年九江市“英雄回家——弘扬抗洪精神系列活动”的初心时,言语质朴却饱含赤子情怀。从主动请缨免费接待抗洪老兵,到出资、统筹物资与车辆保障,这位“新九江人”以躬身实践,为“英雄回家”的温暖篇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丰碑映初心:一份敬畏点燃的担当

  张玲玲与“抗洪精神”的不解之缘,始于带孩子在长江堤坝散步时望见的那座丰碑。2025年执掌九江祥生馨逸酒店以来,只要有空,她总会带着孩子去长江大堤上走走,而九江九八抗洪广场上那座镌刻着1998年抗洪史诗的纪念碑,总会牵动她的思绪。“每次看着孩子指着纪念碑问‘妈妈,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呀’,这份跨越时空的敬畏就更真切。我始终期盼能为当年的英雄们尽一份力,也想让孩子亲眼看看,是谁守护了我们的家园。”

  契机如期而至。得知“英雄回家”活动将邀请数十位抗洪老兵重返九江,亟需食宿保障支持,张玲玲第一时间主动提议:“若老兵们选择入住我方酒店,所有费用全免。”虽因活动规模升级,老兵住宿安排调整至其他场所,但她的热忱丝毫未减,当即决定出资助力活动筹备,同步调配50箱饮用水及两辆商务用车保障后勤接送。“活动现场,看着老英雄们泛红的眼眶,我更加坚定了信念,明年若活动再启,我们必定继续参与。”张玲玲动容地说。

  薪火永相传:从父辈风骨到城市情怀

  虽未亲历惊心动魄的1998年九江抗洪,但“抗洪精神”早已融入张玲玲的成长基因。她的父亲曾多次投身家乡湖北黄冈的抗洪抢险,“儿时总听父亲讲述敲锣巡夜预警险情、扛着沙袋冲上堤坝的故事,那种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的担当,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作为扎根九江的“新九江人”,张玲玲早已对这座兼具山水灵秀与人文底蕴的城市倾注深情。活动当天,她特意到场聆听老英雄们的讲述,虽不忍打扰而未上前攀谈,但台上老兵动情的回忆,让她感慨万千:“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必须代代相传,时刻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安宁。”

  这份感悟更催生出长远的责任担当。凭借曾在中国建筑上海设计院工作的专业背景,张玲玲主动提出:“若九江计划建设红色抗洪纪念馆,我愿意无偿提供规划设计方案与运营策划支持,只希望能为这座城市多做些实事。”

  从主动赞助的即时担当,到规划未来的长远考量;从个人践行的初心坚守,到家族传承的精神延续,张玲玲的故事没有波澜壮阔的豪言,亦无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最质朴的行动,诠释着一份沉甸甸的感恩与担当。正如她所言:“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只要能让英雄们感受到九江的热忱,能让后辈铭记那段峥嵘历史,一切就都值得。”而这份温暖,终将与矗立的抗洪纪念碑交相辉映,成为九江关于“感恩”与“传承”的最鲜活注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温情迎英雄 善行续荣光~~~
~~~
~~~——记柴桑区胡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贤辉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早读
   第03版:热读
   第04版:热读
   第05版:锐读
   第06版:深读
   第07版:创富
   第08版:楼市
一场“热血”接力
“新九江人”张玲玲传承抗洪精神
甘棠湖晨光中的守护者
艰苦创业不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