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三维监管新模式

“制度+科技+群众”护航生态改善

李昱炜 周慧超

  本报讯(李昱炜 记者 周慧超)“以前总担心监管‘看人情’,现在‘双随机’抽查,抽到谁查谁,咱们企业更安心。”德安县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执法检查时,对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德安县生态环境局跳出传统监管框架,以“阳光化”机制规范执法、以“科技化”手段提升效能、以“亲民化”渠道倾听民意,构建起“制度+科技+群众”的三维监管新模式,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为确保监管公平规范,德安县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建立健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科学设定抽查比例与频次。“我们通过系统随机匹配检查人员和企业,杜绝‘选择性执法’,让每一次检查都经得起监督。”执法人员袁明柱介绍,今年以来,德安县生态环境局单部门“双随机”检查企业30家,联合县市监局进行“双随机”检查1次,共发现问题6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抽查情况及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实现“阳光执法”无死角。

  如今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让环境监管迈入“精准溯源”的智慧时代。“以前排查隐蔽区域得靠步行,耗时又费力,现在无人机升空,半小时就能覆盖5平方公里范围,偷排漏排痕迹无所遁形。”执法人员一边说,一边操控着无人机,屏幕上实时传回重点区域画面。

  今年,德安县生态环境局通过拓展非现场监管应用场景,已成功锁定证据办理案件5起,不仅提升了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效率,更让隐蔽性、流动性的环境问题无所遁形。

  除了阳光执法、科技监管,德安还架起“连心桥梁”,加紧推动群众信访投诉件办结。“‘12345’热线刚反映的噪声问题,当天晚上就有执法人员来核查,效率真高。”家住德安县工业园区附近的居民对执法大队的信访响应速度赞不绝口。为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生态环境部门优化“12345”热线和网络平台投诉受理流程,让群众诉求“一键直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拍摄都昌灯粑
~~~——2025年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调研行活动综述
创新三维监管新模式~~~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深读
   第03版:早读
   第04版:热读
   第05版:热读
   第06版:中医周刊
   第07版:医卫
   第08版:视觉
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走进九江
以江相邀 共聆新韵
“制度+科技+群众”护航生态改善
长虹大道雅格泰路口改造提前两月通车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