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沽玥)近日,濂溪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九江市计量所,把“办公室”搬到了陶洼菜市场,针对商户常用的电子秤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和检定人员带着标准砝码穿梭在摊位间,用“抠细节”的较真劲儿,守住市民“菜篮子”里的计量公平。
“你这台秤先归零,我放个500g的砝码,看看显示屏数字对不对。”检查现场,市计量所的检定人员蹲在菜摊前,手里拿着校准用的标准砝码,逐台对商户的电子秤进行核验。遇到有商户不太清楚检定周期的,他还会多念叨两句:“电子秤得一年一检定,过期了可不能用,既坑顾客也砸自己招牌。”
执法人员拿着台账本,一边对照商户的电子秤检定记录,一边向摊主宣传计量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里明确说了,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是要受处罚的。咱们做生意讲诚信,秤准了,顾客才愿意常来。”有个卖水产的摊主主动把自家两台电子秤都推到跟前:“你们放心查,我这秤上个月刚检定过,绝对不缺斤短两!”
这次检查没放过任何“猫腻”——既查电子秤是否“超期服役”,有没有未经检定就上岗的;也查是否存在“动手脚”的情况,比如通过改装秤体、操控按键来少称重。从现场情况看,陶洼菜市场里绝大多数商户的电子秤都计量准确,商户合规意识也比较强,执法人员没有发现明显的计量作弊问题。
“以前买菜总担心‘秤上吃亏’,尤其买肉买海鲜,差一点分量就差不少钱。现在看他们这么认真地查,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正在买青菜的市民张阿姨凑在旁边看了会儿,忍不住跟身边的邻居说。旁边几位市民也跟着点头,有位大爷还笑着补充:“这样的检查就该多开展,让那些想耍小聪明的商户不敢乱来。”
同期,浔阳区市场监管局在九江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的指导下,对辖区内集贸市场和药店开展了计量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在药店专项检查环节,执法人员对用于处方调配的电子秤等计量器具进行了全面“体检”,严格把控“一毫克”的精准度,杜绝因计量失准导致的用药风险,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提供了坚实的计量保障。
接下来,市监部门将保持“斤斤计较”的监管态度,不定时到辖区菜市场、超市、药店开展抽查,把计量监管做在平时,让市民的“菜篮子”始终拎得准、拎得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