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湖”十二时辰

刘邓玲 何玲 周慧超
  卯时·环湖巡检(5:00-7:00)

  辰时·环湖巡检(7:00-9:00)

  巳时·采集水样(9:00-11:00)

  午时·云端巡检(11:00-13:00)

  未时·湖面清污(13:00-15:00)

  申时·精准调闸(15:00-17:00)

  酉时·呵护绿意(17:00-19:00)

  戌时·夜色守护(19:00-21:00)

  亥时——寅时·人静湖安

  □ 刘邓玲  何玲  本报记者  周慧超  文/摄

  当第一缕阳光照射九江李公堤,两湖(甘棠湖、南门湖)在晨光中渐次苏醒,也悄然揭开了九江“两湖”水管家日复一日的守护序幕。

  早上6时,城市还未完全苏醒,“两湖”环湖巡查人员已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巡检之路。他们以日均三万步的巡查足迹,默默守护着1.39平方公里的湖域环境。

  早晨7时,设备维护人员胡小林已挎上工具包,抵达湖边的配电箱,开始了检修工作。环湖一带的配电箱直接关系到周边灯光及其他用电设施的正常运行,事关市民晚间活动的便利与安全。

  10时左右,“两湖”水样检测人员余志鹏提着采样瓶,蹲在湖边,将取水器缓缓沉入水中。耳边传来呼啸而过的汽车轰鸣声,他心无旁骛,小心避开漂浮的落叶,专注地看着刻度,“每一个点都要采准,湖水的‘体检’数据才能真实。”

  11时左右,余志鹏又在烟水亭的廊桥上操控着航拍设备,从高空俯瞰整个湖面,既精准捕捉了漂浮物与藻类踪迹、查看了环湖溢流口情况,还提高了环湖巡检效率。“高空看湖,死角不漏,”他一边调整镜头一边说,“哪里有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下午1时,此时,阳光正烈,“两湖”水体运维人员叶雨与李辉驾驶打捞船缓缓驶向湖心。叶雨手握网捞,利落地捞起漂浮的水草,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天再热,湖面也得干净,大家看着才舒心。”

  下午4时,三峡集团九江项目部的“两湖”水体运维团队正在新桥头闸口根据指令精细调节开合度。老师傅一边查看水位刻度一边说:“调闸不是小事,水位稳了,城区才能安然。”

  下午5时,日头西斜华灯初上,园林工程师黄瑞雪仍手持修枝剪,轻轻修剪过度生长的灌木,时而抚摸树干查看健康状况。“树木水草也像孩子,要耐心照顾,”她笑着说,“环境美了,市民散步心情更好。”

  晚上7时许,夜幕降临,“两湖”灯光次第点亮。夜巡组打着手电,逐一检查护栏和照明设施。“路灯不亮、栏杆松动,都得立即处理,”组长老刘一边记录一边说,“晚上散步的人多,安全一刻不能大意。”

  晚上9时许,夜色渐深,人声渐稀,“两湖”迎来一日中最为宁静的时刻。柔和的灯光护航最后一批散步市民安然返家。湖面水鸟栖止,树影婆娑,路灯倒映成串明珠,无声守护着一方安谧。

  午夜时分,万物沉睡。控制中心依旧有人员值班,实时监控湖区动态,应对夜间突发情况,让安眠的城市无后顾之忧。

  当晨光再次洒向湖面,当白鹭翩飞于水天之间,当城市脉搏随着早班人群悄然跃动——新一天的“两湖”守护又如期开启。九江三峡智慧水管家以日复一日的坚持,默默守护“两湖”清澈如眸,映照一江碧水,见证一城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早读
   第03版:热读
   第04版:热读
   第05版:视觉
   第06版:中医周刊
   第07版:医卫
   第08版:深读
“两湖”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