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东坡的庐山情缘

□胡传银

  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元丰三年(1079年)间,因遭“乌台诗案”而被贬居黄州,(乌台诗案,是指诗人苏东坡在湖州的时候,因为作诗,被朝廷逮捕入天牢)。四年多后,其获准离开,遂有机会来九江庐山参禅,固而,宋代文豪苏东坡与庐山结下一段不同寻常的情缘。 

  宋元丰七年(1804年),苏东坡从黄州前往筠州(今江西高安),路过庐山圆通寺,拜见了住持长老知慎,与其结下来一段不同寻常的情谊。此年五月,皇帝下诏令说,苏轼在黄州那么多年,闭门思过,态度应该有所改变了,“人才实难,不忍终弃”,让苏轼从黄州移居汝州,汝州在河南,算是离朝廷较近。但苏轼并没有去汝州,这年的五月中旬,他由山南面登上了庐山,便对“庐山真面目”有了一番探寻。 

  苏轼对在庐山的经历有一段自述: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山中僧俗,皆言“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晒前言之谬,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作庐山之诗,尽于此矣。 

  为什么有这样一段自述?因为在当时,已经有不少人喜欢模仿苏轼的风格写诗,模仿他的笔法写字,然而制造赝品,所以苏轼有时要声明,哪些才是自己写的。苏轼在这段自述里介绍,自己到了庐山,本来不想写诗,但是到了庐山以后,发现山里的人都有奔走相告说苏子瞻来了,有些得意,就作了一个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值得注意的是这首绝句:“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这个“庐山面”跟之后的“庐山真面目”连成一条思路。苏轼继续游览庐山,与庐山东林寺的常总禅师共游西林寺,写下了人们非常熟练的这首哲理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现在对这首诗有着种种解释,不过从哲理上去解释时,诗中的“庐山”是可以被替换的,说成别的山或者其他事物,道理仍是一样。“庐山真面目”是苏轼在登览庐山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寻的东西,其实,苏轼对“庐山真面目”的思考,也是黄州时期审美思考的延续。 

  苏轼的庐山之行,从初入山时,觉得庐山跟他不亲近,产生审美的苦恼,继而思考审美主体与对象如何融入的问题。他一方面从时间上设想“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另一方面从空间上设想,“只缘身在此山中”,意图走出困境。从苏轼的文学发展脉络来看,可以认定苏轼在庐山东林寺悟禅是有收获的,其实也就是达到了中国传统美学里讲述的一个境界,天人合一之境。 

  今天,登上庐山的游客们,总在探寻着“庐山真面目”,套用北宋文人苏轼的“无情说法”的思路;就是让你感悟到美的无所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悟,不同的心境,便有着不同的美,美,无所不在,处处都有美!斯人远去,庐山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永远会成为人们探寻美的话题,是宋代文豪苏东坡,踏足庐山,探寻庐山之美,不朽的千古论题。 

  (注:本文综合《苏轼文集》、《书城》丛书整理而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早读
   第A3版:城事
   第A4版:城事
   第A5版:文化
   第A6版:综艺
   第A7版:浔阳楼
   第A8版:方志
   第A9版:家庭
   第A10版:家庭
   第A11版:创富
   第A12版:健康
   第A13版:万象
   第A14版:小荷尖尖
   第A15版:小荷尖尖
   第A16版:公益
苏东坡的庐山情缘
蒋经国、三才子与武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