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赣浔两地心理学科线上教研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 黄朝莉  文/摄

  4月8日上午,赣州市与九江市联合开展“虔城连浔阳 携手护心航”赣浔两地心理学科线上教研交流活动。两地教育部门、心理教研员及百余名心理教师通过“云端”相聚,共探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

  构建教育共同体  两地同心护成长

  活动在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第三小学和赣州市信丰四中同步进行,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展开。活动聚焦课例展示、评课研讨与名师工作室成果分享。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江西省教育厅《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提质行动计划》精神,通过跨区域名师工作室深度协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助力赣北-赣南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协同发展。

  信丰四中党总支书记谢学霖在赣州会场表示:“此次跨区域教研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了重要平台,希望两地教师深入交流,共同提升心理育人水平。”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陈奕靓在九江会场表示:“期待通过两地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名师课堂展风采  跨域教研促提升

  九江市柴桑区第一小学吴周红老师带来课例《瞧我多专心》。吴老师通过“心育城堡”情境构建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了“热身小乐园——目标小灯塔——专心小飞船——榜样小星球——倾听小树屋”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刻体会到专心需要掌握“目标明确、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三大要诀,将抽象的品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

  赣州市信丰四中陈慧琴老师线上展示《化解爱的“紧箍咒”——应对唠叨》。陈老师将家庭教育中的“唠叨”比喻为“咒语”,课程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先理解“咒语”背后的深意,再学习化解“咒语”的技巧,最终在“紧箍”中发现父母之爱。这一创新设计既直面家庭教育痛点,又传递了正向教育理念。

  两地教师以生动案例和创新教法,展现了心理健康课堂的实践性与感染力。

  多维评课凝智慧  协同创新护心航

  在评课环节,两地教师代表围绕课例展开深度交流,老师们从课堂目标设定、活动有效性、学生参与度等角度展开研讨。思维的碰撞为优化心理健康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赣州市谢福泉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与九江市张放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分别汇报了工作室阶段性成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九江市心理健康学科教研员、张放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放表示:“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交流,更是一粒种子——它承载着赣州与九江两地教育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深情守望,也孕育着未来协同发展的无限可能。期待两地能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心理健康教育的奋进之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九江科技中专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
~~~赣浔两地心理学科线上教研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早读
   第03版:热读
   第04版:热读
   第05版:深读
   第06版:泛读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娱乐
   第09版:九江教育
   第10版:缤纷校园
   第11版:教学教研
   第12版:学在经开
   第13版:县区风采
   第14版:校园文苑
   第15版:体育
   第16版:公益
春风中,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