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园竟成“野泳胜地”》后续

青草冲水库已无人野泳

工作人员定点盯守后,已无人野泳。

  本报讯(记者 金璐 文/摄)入夏后,水库水质良好的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每天吸引大批市民游玩。7月12日本报刊发了《公园竟成“野泳胜地”》一文,反映一些市民无视公园“严禁下湖游泳”的规定,公然在青草冲水库野泳,不仅有安全隐患,还有损公园文明形象。

  为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市林科所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市林科积极行动,夯实责任基础,定点盯守劝阻,严守防溺水安全线。

  “我们根据野泳者的规律,每天中午1时就会到岗,一直要巡逻到晚上7时,严禁在水库游泳。一开始想来游泳的人挺多,被我们劝回去以后,慢慢地就没什么人来了。”公园综管人员陈太旺说道。在水库边,记者看到综管人员在岸边巡逻,对有下水倾向的市民进行劝阻。水库内并未看到有人游泳,之前水库戏水、游泳的场面已不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水库水域面积大,水温低且水下地形复杂,贸然下水容易发生抽筋等状况。此外,随着水库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沉水植物越来越繁茂,一旦被其缠绕,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游泳者也极易发生溺水危险。

  为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市林科所以公园管理服务科为抓手,以综管人员为落脚点,所负责人、分管领导不定期抽查,公园管理科每日巡查,综管人员现场值守,及时阻止、劝离戏水群众。依据水体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员,责任到人,安排3人重点关注青草冲水库。同时,积极完善防溺水安全保护设施,在各水域新增救生圈6个、救生杆12个,为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再上安全锁。

  安全无小事,溺水事故往往是因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为此,市林科所在全所各水体周边新增防溺水警示宣传牌、悬挂横幅13处,重点水域增设宣传喇叭4个,入户宣传5次,发放防溺水宣传单350余张,对特殊人群做好“一对一”防溺水劝导,向家长、学生宣传防溺水“六不”知识,有力提升了居民和游客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自7月1日来,市林科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防溺水专项行动,综管人员全员无休,重点管护各水域,巡查各项安全救护设备,及时阻止、劝离戏水人员,经过努力劝说、管理,截至目前所内所有水域已无一人下水。

  本报再次呼吁,为呵护公园的“绿水青山”,维护城市文明形象,请游泳爱好者选择正规场所游泳,不要在公园等水域野泳,切实增强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市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早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民声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体育
   第09版:九江教育周刊
   第10版:教育广角
   第11版:护苗
   第12版:教育心得
   第13版:教师论坛
   第14版:教师论坛
   第15版:校园文学
   第16版:公益
青草冲水库已无人野泳
防溺水
防溺“三部曲” 筑牢“安全堤”
技防织牢“防溺水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