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叶密码

周基云
  全久安 摄

  □ 周基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片树叶都藏着独一份的经历与故事。

  我俯下身,拾起它。它静卧在掌心,是种沉静而有分量的存在。不像一片叶子,倒像一卷用柔软羊皮装订的、合起的书卷。我于是小心翼翼地,想将它翻开,读懂它。

  这正面,满是绚烂,是生命曾恣意挥洒的证据。颜色并非单纯的枯黄,而是种复杂又华丽的调和:边缘是赭石色,向内渐变为赭红与金黄,最中央,竟还奇迹般保留着一小圈苍绿的旧梦,像枚褪了色的翡翠纽扣,固执地系着夏日的衣衫。阳光穿过指缝落在叶面上,那些颜色仿佛活了过来,融融的、暖暖的,像一掬尚未完全冷却的炉火。这光滑的叶面,曾毫不吝啬地承接每一缕日光与每一滴雨露,绣着的,正是生命的华章——是春日里懵懂的初生,是夏日里喧哗的成长,是秋日里饱满而沉甸甸的献礼。它曾是大树的“肺叶”,为枝干呼吸;曾是一座微型工厂,酿造着甜蜜与生机。它记录的,是那些与风嬉戏、与鸟唱和、在月光下做着清凉之梦的日子。这便是生命向外展示的、辉煌的、值得被歌颂的全部。

  我轻轻将它反转。

  一瞬间,世界仿佛静了下来。绚烂的华章被悄然合上,映入眼帘的,是另一番景象。这背面是粗糙的,颜色素净得近乎虔诚,是浅淡的灰褐色。而最撼动人心的,是那蛛网般密布的脉络——它们那样清晰,既纤弱,又坚韧。主脉如一道微型河谷,从叶柄处毅然挺进,一路分出无数旁支,再延伸出更细微的枝杈:像一张撒开的巨网,像一道劈开的闪电,又像一株倒悬的、根系极发达的古树。这脉络里,似乎还流淌着某种看不见的东西——不是汁液,是时间。每一道细丝,都像一条干涸的运河,曾运送过光与希望;又像一道深刻的刻痕,记录着风雨的次数与烈度。

  原来这背面绣着的,是时间的遗嘱。它不讲述生的欢愉,只静静陈述生命的轨迹:是一幅地图,描绘着养分如何从一端奔赴另一端,支撑起整片叶子的“宇宙”;也是一张蓝图,暗示着生命最初的结构与最终的归宿。它告诉我们,所有向外的、华美的绽放,背后都依赖着这份向内求索的、沉默的、有秩序的支撑。那纵横交错的,是命运的纹理;那由密渐疏、最终消隐在边缘的,是时光流逝的足迹。

  我凝视着掌中的 “双面绣”,心中忽然涌起无限感慨——我们的人生,何尝不也是这样一片落叶?

  我们总在精心刺绣生命的正面:用青春的金线、热情的红线、成就的银缕,绣出繁花似锦,绣出功名利禄,绣出一张光彩照人的面孔,呈给世界看。这是我们的华章,是我们的奋斗、我们的爱恋、我们在人前所有的光鲜与亮丽。

  可我们常常忘了,或是不敢去看生命的背面。那里没有美好阳光的直接照耀,只有蛛网般密布的记忆脉络,只有岁月刻下的、纤细却带着疼痛的纹路。那里藏着我们的孤独、我们的脆弱、我们深夜的叹息、我们无人知晓的伤痕,藏着我们为支撑正面的光华,而默默吞咽的苦涩。这背面,是时间的遗嘱,它冷静地记载着我们如何从起点出发,如何在岔路口分支、抉择,一路走到今天。它或许不够美观,甚至有些苍凉,但正是这背面的脉络,决定了正面图案的走向与格局。没有这背面的沉默支撑,正面的绚烂不过是浮于表面的一层彩绘,一触即溃。

  一片叶子,从春到秋,完整地绣好正反两面,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一个人,从年少到年老,接纳了自己的光鲜与幽暗,认清了自己的欢愉与伤痛,才算真正成熟。

  风又起了,更多叶子簌簌落下,像一场无声的金雨。我松开手,让掌中的落叶翻飞着,重新归于大地。它将以自己的全部——无论是正面的绚烂,还是背面的脉络——去滋养来年的新绿。

  而我也终于明白,生命的密码,就写在这双面绣像之上。读懂那背面的遗嘱,我们才能更深切地理解,正面华章的真正分量。不必为背面的粗糙与黯淡而怅惘,那正是我们生命里最真实、最深刻的肌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关注
   第03版:关注
   第04版:早读
   第05版:热读
   第06版:热读
   第07版:家居周刊
   第08版:家居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随笔
   第11版:小说
   第12版:浔阳楼
   第14版:方志
   第15版:生活家
   第16版:书架
落叶密码
我的诗在流淌
荆楚漫行记
口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