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慧超/文 洪显智/摄)“十里大道出现积水,立即启动响应机制!”4月2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令下,九江玉禾田防洪防汛应急演练在训练场拉开帷幕。60名身着防汛服的环卫工人迅速集结,12辆应急车引擎轰鸣,一场模拟特大暴雨来袭的防汛攻坚战就此打响。
在模拟积水点,抢险队员两人一组接力传递沙袋。工人李师傅弓步弯腰,将30斤重的沙袋精准垒在窨井口,不到10分钟便筑起半米高的临时防水墙。“每个沙袋间隔不超过5厘米,重点封堵医院、学校周边低洼区域。”现场指挥员手持对讲机穿梭巡查。与此同时,4台大功率抽水泵同步启动,直径15厘米的排水管如巨龙吸水,路面积水以肉眼可见速度下降。
模拟暴雨渐歇,20台高压冲洗车、8台扫地车组成联合编队,对受污染路面开展“推磨式”清洗。环卫工王卫霞手持高压水枪,将嵌在砖缝中的淤泥逐处冲刷,“每平方米冲洗不少于3分钟,重点区域还要喷洒消毒液”。不一会儿,演练区域已恢复整洁如初。
据悉,本次演练全面检验“预警—响应—处置—恢复”全链条防汛体系。九江玉禾田公司已储备防汛沙袋、抽水泵相关设备物资,组建了应急队伍,并对辖区易涝点实行“一点一策”管理。暴雨来临之前应急队伍将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检查环境状况,对于发生大量积水、雨水倒灌、楼顶排水不畅和大风吹倒、刮断的树木等情况,及时指挥、布置清理工作,保证清理的人员、工具、车辆及时到位,并立即投入工作。暴雨来临时,作业中遇有危险应停止作业,遇夜间降雨并在天亮前停止的情况,路面污物、落叶、淤泥须尽快清理完毕,对淤积严重的个别地段,抽调精干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清理完毕;白天降雨,雨量较小时,对尘土较多的路段,出动洒水车和保洁员对路面进行冲刷清洗,确保污物和淤泥及时清理,恢复环境卫生水平。在暴风雨后,及时将辖区内受灾情况向上级报告,并组织人员清理暴雨带来的各种垃圾杂物,确保道路、人行道环境卫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