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外科学家发现4.8亿年前“海底建筑师”

  据新华社南京4月1日电(记者 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期在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发现一种约4.8亿年前的奇特海绵化石——嫘祖冠毛层孔海绵。这一发现将造礁层孔海绵的演化历史向前推进了约2000万年。

  嫘祖冠毛层孔海绵属于远古海洋中层孔海绵类别中的一种,也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层孔海绵。这一类群是地球历史上著名的“海洋建筑师”,此前最早的造礁化石记录出现在约4.6亿年前。这一时期,它们已经与珊瑚一起成为礁生态系统的“主力军”,共同构建出复杂多样的“海底城市”。不过,这些“建筑师”何时出现、又如何进化出坚硬的骨骼,一直令科学家们困惑。

  此次发现的嫘祖冠毛层孔海绵生活在约4.8亿年前的温暖浅海中。从形态上看,它们个头不大,每个仅一至两个手指指节长;外形多种多样,有的像圆球,有的像树枝,有的像小蘑菇,还有的像倒扣的盘子。更神奇的是,它的骨骼由一种磷酸盐矿物——氟磷灰石构成。这突破了此前已知的两种海绵骨骼材料:硅质(如玻璃质地)和碳酸钙质(如贝壳质地),让海绵成为首个掌握了“三种造骨技能”的动物类群。

  科研团队给这种新发现的远古海绵取名嫘祖冠毛层孔海绵,“嫘祖”既取自化石发现地附近的嫘祖镇,又指这种层孔海绵的微观结构与丝绸有些相似。“像传说中的嫘祖一样,这种海绵也是远古海洋中的‘织网达人’。它们的发现展示出早期生物非凡的环境适应能力:早在约4.8亿年前,动物们已经选择用不同矿物构建自己的身体,以最大限度适应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元动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热读
   第03版:悦读
   第04版:悦读
   第05版:深读
   第06版:泛读
   第07版:健康
   第08版:视觉
   第09版:九江教育
   第10版:教育广角
   第11版:教学教研
   第12版:公益支教
   第13版:学在经开
   第14版:县区风采
   第15版:教师论坛
   第16版:校园文苑
累计查补收入近9亿元
山东交通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德健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春回大地 候鸟北归
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超过705万
中外科学家发现4.8亿年前“海底建筑师”
尹锡悦弹劾案将宣判 韩德洙称全力维持治安
品百家宴 话邻里情
以色列防长宣布扩大对加沙地带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