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里的母爱与觉醒

巫罗燕

  □ 巫罗燕

  1957年,赣南的群山还笼罩在薄雾里,母亲在山坳间的小村庄呱呱坠地。物资匮乏的年代,贫穷像藤蔓般缠绕着这个家。九岁那年,体弱多病的外祖母无力照料襁褓中的儿子,母亲攥着刚焐热的铅笔,只在学堂坐了短短一个月,便被迫辍学。当同龄孩子还在田埂上追逐嬉戏,她已背着竹篓拾柴火,蹲在池塘边搓洗尿布,牵着老黄牛走过蜿蜒的山路。那些写满生字的课本,终究成了她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与同村的父亲结为连理。灶台的烟火、田间的泥泞、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将她的青春岁月填得满满当当。日子清贫如洗,她却把苦涩嚼碎了咽进肚里,嘴角始终挂着温暖的笑。

  没读过书的母亲,却有着惊人的心算天赋。我读小学时,为了贴补家用,她在院里搭起鸡窝,在后山种下香菇,天不亮就挑着豆腐走街串巷。有次卖莲子,老板算完账,母亲指尖摩挲着钞票,笃定道:“钱数不对。”父亲憨厚地摆摆手,她却执意让父亲用计算器再算。我好奇地用草稿纸验算,果然发现少了几十元。老板涨红着脸解释计算器出了故障,那一刻,我望着母亲被岁月刻满皱纹的脸,第一次读懂了什么叫“生活磨砺出的智慧”。

  作为家中老三,我曾是母亲“重男轻女”思想的叛逆者。听长辈说,当年为了生弟弟,我险些被送人。孩童的我满心愤懑,只要弟弟的玩具比我新,水果比我大,我定会哭闹争抢,哪怕将玩具摔得粉碎,也不愿让他得逞。那些幼稚的反抗背后,藏着的是对公平的渴望,是一个小女孩渴望被爱的执着。

  “姐,妈在校门口卖鸡脚爪(野果子,药名:枳椇)呢!”弟弟的话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我本能地想冲出去,却在教室门口刹住了脚步。青春期的虚荣心作祟,我生怕同学看见母亲佝偻着背叫卖的模样。我强装镇定地对弟弟说:“作业没写完,让妈先回吧。”放学时,弟弟塞给我皱巴巴的二十元生活费,那带着体温的纸币,让我喉咙发紧。

  高中离家求学,每月一次的归家成了母亲的盛大节日。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攒鸡蛋,变着花样做红烧肉、红烧鱼块。临行前,总要往我书包里塞两罐奶粉、几袋饼干。那时的我却嫌行李太重,抱怨不是自己想要的名牌。直到多年后,在异乡的深夜,我才突然想起那些被嫌弃的饼干,原是母亲跑了几个店铺才买到的。

  大学那年,我和弟弟同时考上大学。从未出过远门的父母执意要送我们,我和弟弟却以耽误农时为由拒绝了。其实我心里藏着难以启齿的秘密——害怕同学看见父母时穿的布鞋,听着他们带着乡音的话语。母亲却笑着对邻居说:“孩子们懂事,怕误了莲子收成。”望着她眼底的失落,我第一次为自己的虚荣感到羞愧。

  11年前,母亲成了奶奶,独自到县城照顾孙子孙女。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却又闲不住。清晨五点,她就跟着父亲去菜园摘菜;傍晚时分,在小区门口支起小摊。我们姐弟轮番劝说,她总说:“能帮你弟减轻点负担是一点。”据说有次姐姐话说重了,母亲躲在厨房抹眼泪,却又在姐姐进门时笑着端出刚烧好的红烧肉。远在他乡的我,听到姐弟们的“投诉”,也会时不时打电话劝说母亲,可每次没说几句,她就找借口挂掉电话。弟弟和弟媳都是体制内的干部,在小县城养育两个孩子,经济压力并不大,他们也坚决反对母亲这么辛苦地去卖菜,只希望母亲能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回顾母亲的一生,她似乎永远在忙碌。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总有干不完的农活。春日挖藕,她弯腰的身影与水田融为一体;盛夏采莲,汗水浸透她的粗布衣衫;深秋割稻,她单薄的肩膀能挑起百斤稻谷;寒冬挖笋,她的双手布满冻疮却从未停歇。那个瘦小身影,蕴藏着足以撑起整个家的力量。

  如今,我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深夜给娃掖被子时,看着熟睡的孩子们,突然理解了母亲当年的不易。在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父亲作为家族的长子长孙,延续香火被视作不可推卸的责任。母亲向来温婉贤淑、恪守孝道,又如何忍心让长辈们的殷切期盼化作泡影?那些曾让我耿耿于怀的偏见,那些被我忽视的付出,在岁月的沉淀中渐渐清晰。原来母爱不是完美无缺的艺术品,而是浸透汗水与泪水的生活本身。

  自识字以来,我的笔端流淌过父亲憨厚的背影,勾勒过挚友畅谈的剪影,描绘过师长谆谆的教诲,却始终不敢触碰那个在字典里找不到名字的身影——我那目不识丁的母亲。她的故事藏在皱褶的围裙口袋里,躲在灶台升腾的蒸汽里,而我那支自以为是的钢笔,竟从未敢掀开这最温暖的篇章。今年母亲节来临之际,我终于有勇气写下这些文字。母亲啊,您用一生的操劳教会我成长,而我对您的爱,就藏在这字里行间,绵长而深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早读
   第03版:热读
   第04版:热读
   第05版:深读
   第06版:家居周刊
   第07版:家居
   第08版:公益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随笔
   第11版:小说
   第12版:浔阳楼
   第14版:方志
   第15版:生活家
   第16版:书架
母亲的单调生活
岁月里的母爱与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