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强
在我的记忆深处,童年总是与离别紧紧相连。上世纪90年代时,家境贫寒如薄雾笼罩着我们整个山村,几乎家家为了生计,那些初为父母的年轻夫妇便狠心放下年幼的孩子,背井离乡前往遥远的大城市打工谋生。而我们这个山村也是整个县的缩影。
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归来时,整个县城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当离别后,又变得门可罗雀,失去了往日的熙熙攘攘。
犹记得,母亲在外辛苦一年回乡,在家里陪伴我几日,那几日感受到了有父母疼的孩子是有多幸福。但是幸福总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有朝晨曦醒来时发现不见母亲踪影,我心急火燎地起来询问外婆母亲的去向,外婆告知我去打工了,刚走没多久。
于是我狂奔在田埂上,向村里坐班车去县城的集中站点赶去。当我气喘吁吁赶到后,正好见到母亲已踏上车门,我带着哭腔叫住了她,她转过头愣了一下。于是她从车上下来,过来抱了下我,从身上的挎包中掏出10元给我,我极力不要,我要她留下了陪伴我。母亲很是无奈,只能不停地向我解释要外出务工的原因。奈何我那时年龄尚幼,无法理会到家中的窘境,只能撒泼打滚祈求她留下。
在司机的催促下,母亲也只能狠心推开我,毅然而然地上了车,此时的我早已哭得声泪俱下,我泪眼蒙胧地看着母亲,她也不寻找座位,而是站在车上呆呆地望着我,我们母子对视了十几秒,她挥手叫我回去。
我哭着,带着满腔愤恨悻悻而归,母亲和父亲那时候都在福建务工,我暂时寄养在外婆家,那些日子里,家的温暖仿佛被距离拉长、稀释,只剩下无尽的思念和孤独。
每当隆冬将近,我不停地向外婆询问父母的归期,外婆总是眯着眼笑着说还有两天。虽然时间很快,但越是临近团圆却越觉得漫长,我在门槛上翘首以盼,希望目光穿过层层山峦,瞧见父母归来的身影。这便是我作为留守儿童的最为刻骨铭心的心酸经历。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当初的懵懂少年也是有着两个小孩的父亲了,如今的修水县早已不是当年那副落后的模样。随着修水县“归雁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地,已开始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战略,通过搭建返乡创业平台、完善政策体系等措施推动返乡创业。这场名为“归雁经济”的春风吹遍了这片土地,吸引着在外闯荡多年的游子们带着资金、技术和经验返回家乡创业就业。而我,也从那个守望的孩子变成了能够留在家乡陪伴孩子的幸福父亲。
有一日闲暇时,我登上县城的凤凰山顶,在山顶我居高临下俯瞰我的家乡修水,修水的变化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儿时登顶远眺时,县城仅仅只有城北区、城南区和城南新区,除了寥寥数栋高楼基本都是矮小的旧楼;而今再看城区明显膨胀了好几倍,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街道宽敞,车流不息;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和工业园区竞相绽放,产业园区内机器轰鸣,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盛况;电商服务中心更是忙碌非凡,将本地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这些新兴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县城的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以及财政税收。
在县城的上市企业就有两家,江西欧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盐津铺子,加上其他豪斯特、模界荣耀以及伊启等制造大厂的扎根,他们已在修水深耕多年,培养了一大批制造业人才,养活了无数工薪家庭。
我便是这股浪潮中的受益者之一。以前想着自己要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但“归雁经济”给了我新的选择。我在本地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每天骑着电动车就能上下班,既能照顾家里老小,又能按时领取薪水。更重要的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能参与到他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第一次学会走路时的摇摇晃晃,第一次背上书包走进学校的兴奋模样,还有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时那灿烂的笑容……这些珍贵的画面不再只是存在于电话或者微信视频里的想象,而是真实可触的生活场景。
走在修水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因“归雁经济”而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曾经荒芜的土地变成了热闹的建筑工地,新修的道路宽敞平坦,连接起村庄与城镇;学校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完善,孩子们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也大大改善,居民们看病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县城的水域依托地理便宜打造成了亲水广场以及湿地公园,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傍晚时分,大家聚在一起跳广场舞、聊天说笑,健身运动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和我一样选择回乡发展的同龄人。他们中有的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带动周边居民一起致富;有的投身农业生产,用科技力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还有的专注于乡村旅游开发,让更多人了解到修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我们这群曾经飞出去的“雁”,如今都纷纷飞回巢穴,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回首过往,心中满是感慨。若不是修水县大力推行“归雁经济”的招商引资行为,我又怎能有这样的机会留在家乡,陪伴孩子成长?又怎能亲眼见证家乡从一个落后的小县城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在这里,我想对所有的决策者和推动者以及参与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是你们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质的改善。
如今,当我牵着孩子的手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看着他好奇地探索这个世界,我知道,这一切的美好都源于“归雁经济”带来的机遇。它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无数个家庭得以团圆,让整个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我笃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雁”回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共同谱写修水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