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继祥
自从年轻的一代到城里或外地买房定居,我们村里几乎只剩下老人。这些老人,如同村庄的守护者,坚守着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在他们看来,这片土地不仅仅是生存的依靠,更是心灵的归宿,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那些有老伴陪着的老人,尽管岁月早已在他们的脸上刻满了痕迹,但他们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纯真与温情。在那些琐碎的日子里,偶尔响起的拌嘴和争执声,不仅没有成为他们生活的绊脚石,反而如同一抹独特的调味剂,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生动与乐趣。这些看似不和谐的拌嘴与争执,实则蕴含着彼此深深的依赖与不离不弃。他们深知,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只要身边有对方的陪伴,每一天都是值得珍惜的幸福时光。
在这些老人中,最为孤独的还是那些失偶的老人。每到夜晚,他们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四周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他们尝试着开口说话,或是倾诉内心的孤独,却只能换来一片死寂的回应。为了排遣孤独,他们不得不养点东西。老人会养一只狗或一只猫,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那份忠诚的陪伴却足以温暖他们的心房。每当看到这些动物活泼可爱的模样,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每天,老人们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他们大多习惯了一天只吃两顿饭。这种饮食习惯并非出于刻意节俭,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机能逐渐减退,胃口自然而然地不如年轻时那般旺盛。吃完早饭,如果天气晴好,老人们会到菜园里收种一些蔬菜,到地里收拾一些柴火,回家后接着干一些家务活。夜幕降临,老人们早早地洗好脸和脚,关灯上床入睡,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夜色渐浓,繁星点点,万籁俱寂之中,只听到偶尔传来的几处零星的狗吠声。
冬天稍微暖和的时候,老人们则慢悠悠地在村子里走走,碰到人多的地方便坐下。他们三五成群,静静地晒着太阳,好像一辈子晒不够。半晌下来,他们也没说几句话。即使彼此搭腔,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多数时间,他们是沉默的,仿佛在思考什么问题。有的坐在那里发呆,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有的则低着头打瞌睡,嘴角还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老太太们聚在一起,相对话多一些,聊的全是家长里短。哪家儿子有出息,哪家儿媳孝顺……在她们朴实的语言中,总带着几分自己的臆想,说出来的话,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但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关爱却是真实而真挚的。有时候,她们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论不休,但更多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每年冬至过后,老人们的心里便开始默默计算着日子,期盼着农历年的终点——春节的到来。一听说今年过年孩子们能回家,那份喜悦之情简直难以言表。一到腊月,他们就开始忙前忙后,打扫房子,置办年货,准备各种美食。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整个村子便沉浸在一片热闹与喜庆的氛围中,鞭炮声此起彼伏。各家在外的儿女和孙子辈们无论多远,几乎都会在这个时候回到村里。老人们则会站在家门口,望着眼前那条熟悉的小路,期待着孩子们的身影。当孩子们终于出现在视线中时,他们的脸上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老人们拿出那些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无论是珍藏已久的陈年老酒,还是精心制作的家乡小吃,都拿出来招待孩子们。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老人们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欣慰与满足。
然而,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过完年,当孩子们陆续踏上返程的路途,老人们的心也随之空了下来。他们站在门口,目送着孩子们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线之外。那一刻,他们的眼神中满是不舍,脸上写满了落寞与惆怅,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没过多久,他们开始怀念那些围坐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他们期待着下一次的团聚,期盼着孩子们再次回来,哪怕只是片刻的停留,也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慰藉。
可是,这样的团聚还有多少次呢?那些看淡了生死的老人,也难以逃脱病魔的侵袭。突然有一天,那些难缠的疾病,竟悄无声息地找上门来,如同不速之客,带着几分突然和决绝。这些疾病有的如狂风骤雨猛烈,有的则如细雨绵绵持久,但无一例外地侵蚀着老人们原本就脆弱的身体。在与疾病的较量中,老人们尽管奋力抗争,却往往因力不从心而败下阵来,只能拖着日益虚弱的病体,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着那个无法回避的时刻的到来。
在这段时间里,老人们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他们一方面坦然地接受着生命的倒计时,另一方面却又在内心深处默默牵挂着远方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尚未成家立业、仍在为生活奔波的孩子们。有时,他们的身体状况其实已经相当糟糕,但为了不让孩子们知道而担心,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老人们选择了独自承受这份痛苦,将病痛深深地埋藏在身体里。
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无法下地行走,只能悄悄地躺在家里,直到儿女们得知消息回来。那一刻,老人们的眼神中或许会闪过一丝难舍和留恋,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释然和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最终,当生命之火熄灭,他们在亲人们一片悲痛的哭声中,平静地委身于黄土之下,留给儿女们深深的愧疚与无尽的思念。
老人们用一生的辛劳与付出,换来家庭的幸福与子女的成长,却在晚年时,面临着孤独与期盼。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陪伴与关爱。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吧!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都能成为他们心中最宝贵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