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守志
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老先生,曾写有“憩石挹飞泉,攀林掌落英”诗句。你去过匡庐碧龙潭,想像过“憩石挹飞泉”吗?
经过庐山北大门没有多久,车就来到了两边还在建设的葱翠绿郁的山涧,田舍和民宿中间一条窄窄的水泥路上。这条路刚好能跑一来一回的两车道,时时拥堵,有戴着红袖套的人在维持秩序。
车慢慢挨着往前走,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
一直往前,就来到碧龙潭景区的牌楼前,前方有一个小小的停车场,过门楼算是进入碧龙潭了,门楼两边写有对联,左联:冰川遗迹绝胜盖匡庐;右联:碧龙飞瀑奇幽冠山北。
有潺潺泉水流过的地方,就有路。兜兜转转,左拐右曲,不是路左边是水,就是在路右边有水。有水地方,就有生命,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不可以一天不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从进碧龙潭开始,匡庐泉水声,一直没有停过,清澈、清脆、怡人、悦心。大小碧绿的潭水,蓝蓝的,清清的,不染一丁点儿尘埃,美到了极致。
我三月份去过丽江的蓝月湖,位于玉龙山下,一对对鸳鸯在湖中嬉水。匡庐大小碧龙潭里的蓝,毫不逊色于蓝月湖中蓝。这里还不止一个,这里的蓝,蓝得彻底、通透。就在我回来路上,往右拐一条岔路过去的仙女池里的蓝一样,蓝得亲切可爱,恍若仙境。
碧龙潭石头,虽然没有惊涛拍岸之举,但是奇石穿空却是一点不假的。你看泉水流过的地方,大小石头林山,游人在石头上面憩息,晒着从崖层,翠绿中钻进来的阳光,赤着脚,在浅潭中游走,小孩打着水枪,抛着水漂,那种童心未泯的快意,在碧龙潭里畅游。每到一处,游人就和潭水、石头、山峰、树,织就了一幅最美天然画卷。
你看,那里有一位少妇,身材修长,脸蛋姣美白皙,秀发微微披肩,提着一双鞋,赤着一双脚,在蓝如宝石的潭水中游走,隐泉飞流直下的瀑布,轻轻地溅在少妇的手臂和脸蛋上,晶莹珠润,闪闪发亮。此情此景,在阳光照射下,犹如碧龙潭里仙姑驾临,惟妙惟肖,美不自胜。
你再看,折扇崖如诗如画,宛如美丽少女,含羞半遮面地和游人打着招呼。随着你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爬,她正一层一层地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渐渐清晰羞涩地展现给游人,高洁、清秀、水嫩,带有灵气的、雾蒙蒙的面貌和气质,让你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喜不自胜。
还有,那里一块巨石,从左边山崖伸向空中,昂首而立,俯卧碧溪涧,呈45度角耸立在碧龙潭上,气势磅礴、雄伟,有万夫莫挡之势。我真想拥有超人的力量,或者是有孙猴子的本领,一跃而起地屹立在巨石之上,上可仰视苍穹,下可俯视群峰和一个个大自然雕琢而成的碧绿龙潭。
你再看,两块石头交叉地缠绕着,像一座人字梁,下面一个空间,刚好可以让人一个又一个地通行。个高的,还要低着头走过。天然的,人工是难以造就这样的美。
小时候,听《西游记》的故事,说孙猴子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我是不相信,二是好奇。如今在碧龙潭,还真看见石头能长出树来,而且不止一棵,还可以横着生长,做天然扶手屏障。
只要有碧绿的潭水,就有千奇百怪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就有大人、小孩在此嬉戏栖息,拍照打卡,把最美的一面和碧龙潭融为一体、融入大自然。
一路上石奇鬼斧神工、树俊挺拔葱郁、崖俏穿空而立、匡泉水声潺潺,行人摩肩接踵,上下人来人往不断,行至半途,还有多远?到么,到么声,却不断地传来?
蜿蜒盘旋,九曲十八潭,潭潭碧绿,池池清澈,碧龙依水、踏石、穿林而上,我们和曦昊两孙一起,一鼓作气直上匡庐打卡碧龙潭。
隔涧远远地看见,一块面积差不多两分田的大石头,基本上和人所站的潭面同一个高度,只是隔得远远的,正静静地躺在匡庐风景区碧龙潭的怀抱之中。石头上面有红色的“憩石挹飞泉”五个大字,下面落款是“碧龍潭”,都是清新可见。
我去过贵州六盘水,不止一次地爬过庐山好汉坡,见过路陡、崖俊、树高、石头的怪异,此时我真的啥地方也不想去,啥也不想去看,只想拥有哪吒的两只风火轮,带上曦昊两孙踏上风火轮,到这块巨石上去“憩石挹飞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