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乒乓感悟

游会雄

  □ 游会雄

  工作之余,时常打打乒乓球。有道是,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玩得多了,必有长进,自然之理。早先的那几年,跟年长的打球,自恃年旺气盛,傲然自足。小瞧那些长辈大叔,打赢他们似乎问题不大,没料到每每与他们交锋,总是败多胜少。别看其有些老态,可一招一式,不急不躁,稳健如磐,奈何不得。落败归来思忖,“吃得盐多,过得桥多”,毕竟人家经常泡在球馆,每天打上两三个小时,抽拉扣削,跟各路对手都见过招,也不是白费了那份劲。我不得不服。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能坚持做好一件事,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也就是说有其一定的天性禀赋吧!凡能够留在这一圈子里的,必然是里面的高手或老手。不然,常无长进,屡尝败绩,自知没趣,早就被淘汰,也就没有其一席之地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要么是暴冲扣杀,要么能坚不可摧;抑或长胶正板,吊打难缠……自有其某种独到的招数,不一而足。

  打球有法,却无定法,但要得法。我打乒乓,原先多有打不过的球友,经过长时间多次的比拼,知己知彼,留心取舍。或许在一时不经意的较量中,扬长避短,爬坡过坎,转败为胜,也是常有的。我能常胜的,经过对手的脱胎换骨,拿捏住了我的软肋后,且占上风,屡试不爽,成为他手下败者,也不奇怪。这里面并非简单的等量代换,你胜我,我胜他,他胜你。石头剪刀布的圈套,很是常见,有如袁绍官渡兵败于曹操,曹操赤壁落败于孙刘。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旗鼓相当,球技高下难判,最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机会的把握和心理的强大尤为重要。有时一球失误,或稍有松懈,擦网或擦边球,可能会改变整个球局的气势或走向,可谓一球定乾坤。在关键球、关键场次掉链子,快到嘴的“鸭子”真的会飞掉。侥幸也罢,运气也罢,其实,也是实力的另一种呈现。机遇,往往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有时,已是明显落后于对手,差距还颇大,但绝不可放弃,坚持才有胜利。每一局每一场比赛逆袭翻盘,也很常见。不记得是哪次世乒赛,决胜局丁宁明显落后于刘诗雯,且当时丁宁因不慎崴了脚,我们都认为刘诗雯此次夺冠无疑。可丁宁休息回来,连连得分,一举乘势逆转了刘诗雯,令观众大为惊叹。我玩乒乓球时,同样有过类似情形,超常发挥逆转对手,这似乎是上天在眷顾,有神明照拂,不可思议。

  没有永恒的冠军,也没有永远的败者。“胜败乃兵家常事。”乒乓国手马龙,连夺三届奥运冠军,人称“六边形战士”。在以往的世界杯或总决赛中,曾经懊丧过失败过。世界排名在前的樊振东、王楚钦更不用说了。“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乒乓爱好者打了多年的乒乓,深明此理。胜胜败败,输输赢赢,很是正常不过的。为此,赢也罢,输也罢,打球终归是为了锻炼身体,强身健体才是目的。球罢归来,身心就会坦然。

  乒乓如此,人世间的许多事,我想,也莫不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白色闪电》创作谈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早读
   第03版:热读
   第04版:热读
   第05版:热读
   第06版:家居周刊
   第07版:家居
   第08版:深读
   第09版:文化周刊
   第10版:随笔
   第11版:小说
   第12版:浔阳楼
   第14版:方志
   第15版:生活家
   第16版:书架
情怀
我的乒乓感悟
异乡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