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浅思

——以《读读童谣和儿歌》为例

  □ 浔阳区浔东小学  张玉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目标中提出:一二学段的孩子要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如何牵手一年级孩子进行整本书阅读?

  一、精选书目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背景中呈现了童谣《摇摇船》和儿歌《小刺猬理发》,内容指向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的欲望。由此,和主题名相同的书籍《读读童谣和儿歌》可作为一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导读书目。

  二、明确意义

  由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读读童谣和儿歌》一书精选了百余首中外经典童谣、儿歌,内容涵盖了可爱动物、神奇植物、奇妙事物、美好习俗、趣味游戏、习惯养成等主题,多以摇篮曲、游戏歌、数字歌、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绕口令等形式呈现,是孩子的一种极具趣味的“语言游戏”。阅读该书孩子们将会收获丰富的语言积累,丰厚的知识储备,还能感受到母语的魅力以及生命的美好。

  三、实践指导

  1.激发兴趣

  课前回忆教材上学过的童谣、儿歌《谁会飞》《剪窗花》等以此拉近孩子与读本的距离。同时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中的示例,带学生发现童谣、儿歌押韵而且好玩,以此激发阅读兴趣。 

  2.营造氛围

  班内打造童趣阅读角,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一期童谣、儿歌主题小报,让班级、家庭处处弥漫阅读气息。阅读期间,每天课前五分钟,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或背诵。

  3.制订计划

  全书共四册,十一个主题,计划阅读十三次,第一次读封面和目录,第二至十二次依次读十一个主题内容,第十三次开展交流展示活动。每次提前发放阅读提醒卡,引导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

  4.策划活动

  活动一:读趣

  想要达成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这一教学目标,朗读是策略。如《摇摇船》这样节奏感超强的童谣就可以引导孩子在读中体验其音韵感及趣味。

  活动二:阅趣

  读后再思考,问题以助学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高高山上一头牛》:牛有几个犄角?《对花》:长春花在什么季节开放?什么花开在中秋节?简单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孩子获得满满的知识和成就感,慢慢地,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活动三:享趣

  读游戏歌时,大人孩子一起“跳房子”“折纸”,感受游戏的快乐。读《打醋买布》,设计“妙语连珠”绕口令比拼大赛。读《小松鼠》《数蛤蟆》《没有腿》,创编数字歌。读《快乐的节日》,举办“儿歌我会唱”音乐会。

  5.多元评价

  对孩子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鼓励与指导并存。

  终结性评价可以通过“快乐抢答赛”“我的第一本童谣、儿歌集”等情境呈现,引导孩子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完成答题和创作,以此感受阅读的乐趣。

  处处是生命情趣的童谣和儿歌有利于激发儿童对母语的热爱,是孩子走近文学,亲近文学的绝佳素材。老师和家长们都应快乐地牵手孩子们,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经典阅读例谈(二)
~~~——以《读读童谣和儿歌》为例
~~~——《一起长大的玩具》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热读
   第03版:视觉
   第04版:热读
   第05版:深读
   第06版:泛读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娱乐
   第09版:九江教育
   第10版:教育广角
   第11版:县区风采
   第12版:特刊
   第14版:悦读时光
   第15版:悦读时光
   第16版:悦读时光
阅读悦分享 慧读汇能量
低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浅思
依托不同课型 读享儿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