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江市双峰小学 黄青
《一起长大的玩具》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阅读书目,书中选入作家金波的十二篇散文和六篇童话。既有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又有充满想象的儿童故事。在这些美丽的文字中,我们能读到温暖,读到快乐,也能读到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指出: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宜集中使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时,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接下来笔者就以《一起长大的玩具》为例,谈谈在低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何借助导读课和分享课这两种课型,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
一、巧用目录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目录就像是一本书的阅读地图,它能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二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整本书阅读,学会读目录是阅读整本书的必修功课。课上,通过玩“我说你找”的闯关游戏,指导学生看目录;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猜猜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在导读课的最后,引导孩子根据目录制订阅读计划,保证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整本书阅读,为阅读分享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分享,感受阅读快乐
这本书是由十八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并无连续性。所以,分享课上,我着重挖掘这些故事的共性,带着孩子从玩具的趣,故事的奇,文字的美这三个方面去分享阅读感受。
1.分享玩具之趣。对于孩童来说,玩具就是他们童年最好的伙伴,它最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在课上,我设计了一个“玩具颁奖大会”的情境,请孩子结合故事内容,评一评“最值得骄傲的玩具”“最滑稽可笑的玩具”“最具进攻性的玩具”“最有爱的玩具”,并说一说原因。 在阅读分享中,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颁奖,给孩子创设一个乐于交流的情境。
2.品味故事之奇。童话的想象力,让最平凡的事物都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分享课上,让孩子和同桌的学习伙伴说一说故事里最奇特的地方。分享的过程既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阅读者,过渡成为一个能与人分享感受的表达者。
3.感受语言之美。金波曾说过:“我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他的作品语言优美,许多文字读来朗朗上口。而朗读是感受语言文字优美最直接的方法。交流分享中的大声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可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借助个性提示,养成阅读习惯
对于低段整本书阅读,除了上好导读课和分享课,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读课的最后,我就以阅读小贴士的形式,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金波曾说过:“得亏我心灵中活着一个童年的自己,我才能为孩子写作到现在。”一个心里住着童年的“老孩子”写出的文字,自然就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了。所以,阅读《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本书很简单,上好导读课和分享课,让孩子们大声地朗读,尽情地想象,自由地交流,就能触摸到故事的美好,感受到童年的美好,体悟到成长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