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濂溪区怡康学校 柳青
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以及普通话学习都具有关键作用。然而,汉语拼音的抽象性和单调性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因此,如何让小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感兴趣,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1.听觉和视觉的发展:听觉和视觉是小学生重要的感知“接收器”,他们能准确的反馈事物的颜色形状。
2.记忆的特点:(1)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过渡;(2)从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
3.思维的特点: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低段小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向抽象思维方面发展,但是他们只能感知到具体的内容,如某个物品,或者什么声音,但是难以判断出事物的本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直观的感受或者片面的感受,推断出事物的本身还是得依托本身直观的感受。三四年级时,小学生思维发展相对比较快,能根据日常生活和记忆中有的东西推断出事物的内容,从具体的某个事物判断不同发展到慢慢可以推断抽象物品的不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开始可以直接判断事物,根据某个抽象的事物了解本质,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二、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1.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兴趣完全来自于自身的喜爱程度,这个喜爱就是来自于成就感,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加倍学习热情。
2.学习态度:(1)小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同学和朋友等。(2)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3.自尊心与自信心:(1)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过度批评和责备则反之。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教育者和家长应充分了解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1.利用情境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与拼音相关的教学情境。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小学生理解拼音的音和形。
2.采用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拼音游戏,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拼音,调动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声母和韵母时,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拼音卡片配对游戏。
3.运用儿歌和顺口溜:编写朗朗上口的儿歌和顺口溜,帮助小学生记忆拼音的音和形。通过儿歌和顺口溜的韵律和节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例如,在教学单韵母时,可以编写“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等顺口溜。
4.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小学生利用拼音进行自主阅读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相互帮助和交流中提高拼音学习效果。例如,分组进行拼音拼读比赛或拼音故事创作活动。
5.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展示拼音的发音和拼写过程。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在生活中如何提高学生汉语拼音兴趣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耳濡目染同样非常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拼音兴趣呢?
1.利用拼音读物,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拼音的乐趣。
2.观看拼音动画片或教学视频,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吸引孩子。
3.组织比赛或拼音游戏,增加孩子的学习参与感。
4.制定奖励机制,设定小目标,完成给予适当奖励。
5.亲子共读拼音故事,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六、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