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宜杰
工人文化宫是职工群众学习文化的殿堂和精神家园。经常参加文化宫活动,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积累和洗炼。
我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多年来创作过一些诗词,还总想不断提高创作能力。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江市在工人文化宫创立江州诗社起,我就经常参加江州诗社及其更名后的九江市诗词联学会的活动。通过学习借鉴,我得到了多方面的收获。
领悟到立意是诗词的灵魂。立意如何可以让一首诗词高下立判。立意就是思想性。没有正确的思想性,内容低俗,艺术性再高,人们也不喜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体现人民性,表达真情实感,是写诗不可替代的基石。
体会到诗重发端。开头起得好,一首诗就成功了一半。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开头就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意境深远阔大,读来让人心胸豁然开朗。而如何破题,即如何开头,往往是诗人首先要大费脑筋的问题。
感受到必须拒绝“老干体”。“老干体”就是干巴巴的诗体,是时下诗词创作中的一种不良现象。其特点是语言直白,浅显枯燥,标语口号,没有诗味。“老干体”符合格律要求,但语言跟顺口溜一样,呆板乏味,有人称其为“格律溜”。“老干体”和“格律溜”是同一含义。诗词除了讲究格律外,还有多种表现手法。如拟人、夸张、比喻、含蓄、反衬等等,有高度的艺术性。反对“老干体”也不是追求深奥难懂,用僻字僻典。相反好的诗词也用最平常的语言。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言极其浅显。由于观察细致,修辞巧妙,反映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千古流传。总之写诗要找好切入点,并努力追求修辞效果。
由于有了上述收获,创作能力提高了,我早已是中华诗词学会的老会员了,也曾经在全国诗词大赛中拿过一些小奖。
工人文化宫阅览室是一个有浓郁书香的好去处。我是在工作之余经常泡文化宫阅览室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通过文化宫阅览室的学习积累,连续写作了几篇关于道德建设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文章分析了道德滑坡的危害,提出人的思想道德进步是一个不行不高、渐行渐高的过程。人们必须锲而不舍,永不松劲,加强自我革命,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永远处于渐行渐高的状态中。
工人文化宫还是书法协会会址。我对书法也有兴趣。书法既要勤练,也要博采众长,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修养,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我到文化宫书协去,总是不声不响地到现场观看老书法家们的书艺,看看他们起笔、运笔、收笔全过程。如逆锋起笔、悬腕运笔、缓慢转笔、暗力收笔,注意偏旁大小和位置的合理搭配等等技巧,靠个人临帖是得不到的。我把自己的心得运用于练习的实践中。虽然我的字称不上什么书法,但也有一定进步。到了春节前,社区就会请我去为居民写春联。看到居民美滋滋地拿走我写的春联时,我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文化宫的本质内涵是文化。经常跑工人文化宫,我得到了诗词文化、伦理道德文化、书法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洗炼和提高,深切感受到工人文化宫的亲切和温馨。